close

台灣地區歷年12歲兒童恆齒齲齒指數    

 

  上表是針對台灣地區七歲及十二歲孩童自1981年至2012年所做的齲齒狀況之調查,及各國孩童口腔健康狀況之比較。

  在此之前,先簡單的說明DMFT/Deft指數,意即有發生Decayed(蛀牙)/Missing(缺牙)/Filling(填補)的牙齒,在口腔中存在的數量,其中Deft適用於小朋友之乳牙。上圖左從第一列可以看到,從1981至2012,七歲孩童的乳牙齲蝕指數從7.83降低至5.9,意即每個七歲的孩子少了1.93顆乳牙發生齲齒、缺牙、填補情況的狀況。

 

02  

 

   而12歲孩童的齲蝕指數,則是從3.76下降到2.5。這些現象的改變其實可歸功於近幾年民眾的口腔健康意識改變、含氟漱口水、溝隙封填等政策的實行。不過參照上表右圖,和其他已開發國家比較起來,我國孩童的齲蝕指數,相對來說高的不知所以。

  孩子的口腔狀況一直是父母很棘手的問題。最主要是由於孩子的就醫配合度普遍不高,而且會透過哭鬧,肢體不受控制,牙關緊閉等等表達情緒之方式,來影響治療程序的進行。尤其是牙科的器械泰半是尖銳物品,以及會發出噪音之工具,也因此孩童在就診時,感受到的恐懼會較其他科來的更多。

  此外,口腔是人體相對敏感的地方,因此在其中進行治療,施打麻醉等等,對孩子來說都會是非常不快的經驗,因此在就診之前,必須掌握以下幾個要點:

1. 孩子對於牙科知識的理解:務必讓孩子明白接受牙科治療之原因及重要性,此部分建議家長可以使用一些繪本工具,影音教材等,培養孩子對於牙科的基本認識。運用一些生動、活潑的比擬,來解釋為什麼要進行治療的行為(EX:把牙齒裡面的細菌、蟲蟲抓出來等。)

2. 家長、醫師與孩子之間的溝通:每位醫師對於診治兒童有不一樣的方式,受到醫師的習慣、孩童的性格等因素而影響。因此,在事前家長必須妥善地與醫師溝通,瞭解孩童的治療需求,在治療過程中,適度但不要過度的安撫(有些孩童會轉向家長尋求庇護)。

3. 許多牙科恐懼症的患者,其原因泰半來自於幼兒時期就診經驗不佳,因此長大後,每每都是痛到無法忍受才到牙科進行診療,因而錯失了最好的治療時間。為了避免形成這樣的狀況,孩童在就診時後若是有負面經驗,家長必須多向孩童解釋說明,並且定期回診,讓孩童習慣牙科的治療與模式,避免長大一口爛牙,影響美觀與健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東豪牙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